夏天这件事让人防不胜防,高温易“烤倒”6类人

摘 要

  持续性闷热可降低皮肤散热功能,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又会进入肌肤内深层,使得热量难以散发,热量在脏器和肌肉组织内聚集,从而造成皮肤干燥,肌肉温度也有所升高,影响汗

持续性闷热可降低皮肤散热功能,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又会进入肌肤内深层,使得热量难以散发,热量在脏器和肌肉组织内聚集,从而造成皮肤干燥,肌肉温度也有所升高,影响汗液散发,损伤中枢神经系统,从而导致中暑。若中暑一直没有得到救治,死亡率会达到50%以上,特别是以下几类人更应该警惕中暑。



哪几类人易中暑?

1、腹泻和身体肥胖的人

腹泻会加快机体水分流失速度,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影响机体排汗散热,进而引起中暑;另外,身体肥胖的人皮下脂肪较厚,影响散热,同样也是中暑的高危人群。

2、从来不出汗的人

部分人群先天性汗腺不足,或长期服用可抑制汗液排出的药物,就会使得散热功能失调,从而引起中暑。一般含麻字的感冒药物、利尿剂类药物以及某些肠胃药物等都会抑制排汗。

3、喝水太少的人

夏季水分流失速度快,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影响机体排汗和散热。另外,夏季喝太多冷饮可促进胃肠道和血管收缩,增加中暑的风险。



4、睡眠质量差的人

心肺功能良好才能促进排汗机制正常运转,然而总是熬夜或睡眠质量差等都会影响心肺功能,影响散热。

5、运动量较大的人

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热量,运动量太大,产热量也会随之增多,由于身体无法及时散热而引起中暑。

6、情绪波动较大的人

长时间背负着巨大压力、大喜大悲或不良情绪的人易出现中暑。特别是气温达到35℃,湿度超过80%时中暑的风险更高。



中暑后该如何处理?

1、中暑前期

长期待在高温环境下,若大汗淋漓、四肢无力,做事情时不能集中注意力,同时伴有头痛头晕,胸口闷痛,恶心和耳鸣等,提示细胞已脱水。面对此问题应第一时间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少量多次喝水,也可以喝绿豆汤或淡盐水。

2、轻度中暑

轻度中暑的症状是颜色红、皮肤有灼热感、基础体温达到38℃,同时伴有心跳速度加快、颜色发白和呕吐,此时应立即就医治疗。若伴有高热,可通过温水擦拭或泡澡的方式来降温。



3、重度中暑

当出现重度中暑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,电解质发生紊乱,甚至出现猝死。此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且快速降温。期间应立即转移到阴凉的地方,把外衣脱掉,用湿毛巾对身体擦拭,尽可能让体温降到38℃以下。同时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,避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。

以上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中暑,多喝水,温开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,每天喝水量应达到2500毫升,同时适当的喝淡盐水来补充电解质。当感觉到非常热时,可以把衣服解开,用温水对大血管部位擦拭,如腋窝和大腿根部等。不能长时间在户外活动,出门时带上遮阳伞或遮阳帽。另外,夏季运动做到量力而行,若温度超过32℃时应在室内锻炼。

家庭医生在线专稿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